[我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?-生活中的無意義感]
好幾次遇到這樣的困擾:「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」,但是當進一步問「那你想要什麼樣的生活呢?」得到的回應可能是「不知道,但我就是不想要現在的生活。」
慢慢的討論,再多了解一些,想到的可能是「我覺得的人生沒有目標」、「現在的生活一點意義也沒有」,「其實我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?」
是的,其實很多人都可能有這樣的感覺。
不想變動,也不願變動,既無法接受生活現狀,也不想嘗試調適接納或思考其他改變的可能,於是像洩了氣的氣球,皺巴巴的躺在原地,對自己的無能為力感到生氣、憂鬱、焦慮或丟臉,或是對環境生氣而外顯抱怨、挑剔、冷漠應對。
「那我該怎麼辦?」、「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?你能告訴我嗎?」
我既無法用簡單的回答解決複雜的問題,也必須謙卑的表示沒有標準答案。有些人認為,人生的意義與目的可能在於:付出有利他人的事物、為理想奉獻、有創造力的生活、追逐與享受快樂、實現自己的潛能(自我實現)、超越自我或是實行宗教神聖的任務;也有些人認為,人生本來就無意義,一切的意義都是人賦予的。
我通常會鼓勵提問的人,先觀察自己過生活的狀態,有沒有哪些事情感到特別有熱情、有活力?現在沒有,那麼過去曾有過嗎?生活中有沒有什麼事情讓自己感到負擔、壓力、想遠離的呢?有沒有什麼事讓自己感到孤單、無助、沒有安全感或歸屬感呢?
在<存在心理治療>一書中Yalom提到:「需要意義的人,如何在全然沒有意義的宇宙尋找意義呢? 唯一的治療之道就是『參與』」。許多「無意義」的問題可能是反應出生活其他的問題,需要先處理;「純粹的無意義問題,欣然接受參與之道,而不是沉溺在缺乏意義的問題」。
當我們開始注意到「我為什麼活著?」、「人生的意義是什麼?」,請先別感到慌張,帶著好奇心,觀察是什麼讓自己思考這個問題?自己想要的可能是什麼?當一切都還未知的時候,保持全心投入生活、體驗當下,或為當下經歷的一切創造意義吧!
文、圖/洪千惠 臨床心理師
#心理師的畫話人生